頸 椎 案 例 分 享 


 

1.根據北美脊髓外科協會建議,出現MRI有明顯水腫變性患者,應高度考慮手術,但最終一切以患者臨床症狀為主,手術方法為ACDF,即椎間盤切除術就是把椎間盤切除。醫生會由頸部前面進入,通過喉部抵達破損的椎間盤。把頸部肌肉、氣管和食道撥開,就能接觸椎間盤和脊椎骨,切除椎間盤後,在兩脊椎骨之間會有空隙,為防止脊椎骨塌下及互相摩擦,一般會利用移植骨或代替品填滿該位置。移植骨成為兩個脊椎骨之間的橋樑,以進行脊椎融合。移植骨和脊椎骨通常會以金屬板及骨釘固定在一起而不能調動。手術後身體會開始自然癒合,新的細胞也於移植骨周圍形成。三至六個月後,移植骨會與上下的脊椎骨融合成一塊堅實的骨頭 。在儀器及融合術運作下,骨頭有機會沿著金屬板及骨釘生長 - 類似鋼筋混凝土般。

前言:台中彭先生抱怨頸椎痠痛了一年多,痛到夜不成眠,在今年七月才去某醫學中心接受MRI核磁共振,神外醫師看片後建議開刀,但患者心生恐懼,說先去復健看看,但復健三個月仍然沒效,特地北上來接受諮詢

逆轉勝新店陳小姐抱怨最近這兩三年頸椎開始痠痛,到今年九月開始大痛,已經到一天二十四小時持續疼痛,晚上睡覺已經無法正常一覺到天亮,甚至到白天工作往前彎腰也會誘發上背痛,疼痛量表約七分,從X光來看頸椎下段已經偏左側歪斜,MRI拍片檢查發現C4/C5,C5/C6椎管輕微狹窄,突出骨刺不大還未壓迫脊髓,復健了一段時間仍沒特別大的效果,又不敢輕易開刀,來診所接受脊椎整合微創療法諮詢。

從畢業到現在,當醫師那們久 ,第一次收到患者親自手捏公仔送給我,超級感動,劉大哥是中國醫藥學院的大學長,因為頸椎人工椎間盤手術後一年仍有突出不適,特別北上治療,這短短八週的治療讓他改善一半以上,今天收到他的大禮物,診所團隊超開心超感動!!

前言:一般而言,頸椎病很少會惡化那們快,王大哥在一年之內右手大拇指魚際肌肉快速萎縮,拿筆跟筷子明顯感到力量不夠,這是明顯脊髓壓迫,原本應該會按照順序出現肩痛手很麻的情況,王大哥幾乎直接跳過疼痛階段,就是右手偶爾麻,然後開始快速萎縮

在從事中醫脊椎微創的這幾年中,患者對於開刀這件事情有異常恐懼跟害怕,無數患者積極想找到可能「不用開刀的痠痛解藥」,他們看了很多科別的醫師,大部分都找不出原因,患者做了一堆檢查與治療吃了無數止痛藥跟肌肉鬆弛劑我認為改善頸椎的姿勢跟運動非常重要,其中包含我多次宣導的縮下巴跟彈力帶運動,我並非反對患者開刀,而是不必要的刀不用過度醫療,反之如果有臨床症狀與 MRI都非常嚴重且治療三周內無效果,我一定比誰更支持患者去做頸椎手術!

2019 / 5 / 1 8,對大部分的人只是平淡無奇的一天,對43歲的葉先生卻是一場惡夢,當時天雨路滑,他趕著出門,不慎滑倒摔了一下,當下都沒事情,只覺得頸椎痠痠脹脹的,有點落枕的感覺,就這樣過了一個月,突然有天發現左腳走路明顯不穩,合併左手麻脹痛,左腳幾乎要扶著階梯跟牆壁走路,在當年八月趕緊安排核磁共振,醫學中心的神經外科醫師都判定應該要手術,因為MRI顯示5C6脊髓已經變性水腫(出現白點)患者思考很久,又害怕手術後的副作用,在2019/10開始接受中醫微創療法,由於患者來診的情況已經出現手腳無力情況,並結合下肢高張力反射,這種特別難的案例,我很清楚地跟他說如果做一個療程四周內完全沒有效果,請直接去台北榮總開刀!可能要做頸椎人工椎間盤與骨釘固定 ( AC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