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經微創針刀治療醫案 #椎間盤突出還是會復發所以一定要小心 #脊椎針刀逆轉勝總算不用再去開第二次刀 #五週搞定的脊椎減壓微創針刀技術 Percutaneous Spinal Decompression Needling)

2025-04-04
🔅基本資料(Patient Profile) 姓名**:潘先生(Pan, Mr.) -性別/年齡**:男,40歲 -初診日期**:民國112年4月26日 -主訴**:右腳麻痛兩月,伴隨鼠蹊與會陰抽痛
---
❇️病史摘要(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
「徐醫生,我以為當年把骨刺切除了就應該沒事了!沒想到十年後同樣的病又來了!。」
潘先生這句開場白,像極了一段分手過期戀情的訴苦!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然而,L4/L5椎間盤卻沒有放手,反而以疼痛的方式提醒他:「我還在。」
症狀為右側臀部沿坐骨神經路徑放射,下延至小腿外側。近期出現會陰區與鼠蹊部抽痛,令病人焦慮不已,深怕是馬尾症候群前兆。
十年前接受過L4/L5的骨刺清除手術,術後長年平順,如今卻舊地重遊!病患情緒複雜,一方面不想再開刀,另一方面怕拖久了錯過黃金治療期。
---
❇️理學與影像檢查摘要
直腿抬高試驗**:右側陽性(45度)右側L5皮節感覺遲鈍,拇趾背伸略減(4+/5)**MRI顯示: - L4/L5椎間盤再次中央大突出,壓迫L5神經根; - 無明顯滑脫,無馬尾徵象。
---
📌 四、診斷
1. 再發性L4/L5椎間盤突出脫垂2. 合併L5/S1神經根壓迫 3. 疑似會陰牽涉性神經放射痛
---
📌 五、治療原則與方法
本例選擇非手術方式治療,採用:
🧪 *脊椎減壓微創針刀技術(Percutaneous Spinal Decompression Needling)💯💯💯
⭕️原理說明:
- 在超音波與核磁共振幫助定位引導下,使用特製針刀屠龍刀!深入病變節段周圍肌腱、筋膜、椎旁小關節與神經出口區域,進行鬆解與減壓。
- 同時改善椎旁肌肉張力失衡、促進局部循環、降低神經根周圍發炎反應。
- 屠龍針刀結合中西醫思維——以**「針刺之準、手術之微、鬆解之力」**為核心。
---
⭕️六、治療過程:療程 4五週,共 10 次(每週 2–3 次)
✅ Week 3:「黃金轉捩點,重心找回來了」
- 進入減壓核心週:加強神經根通道鬆解,搭配牽引與McKenzie脊椎矯正動作。- 潘先生首次說出:「我走路不會歪了,腳能發力。」 - 鼠蹊部與腳麻 90%消失。 -
---
✅ Week 4:「乾乾淨淨,不留牽掛」
- 最後兩次針刀針對殘存深層張力點做細部調整。- 結合古典針灸與簡易核心訓練指導。- 潘先生回診報告:「上週去爬山快兩個小時多!居然都沒事耶!」
---
📈 七、治療成效與後續追蹤
- 疼痛VAS從7/10降至0/10 - 麻痛、會陰抽痛完全消失 - 無需再服中西藥,無神經功能異常殘留 - 三個月後複診追蹤無復發跡象,恢復運動與工作
📚 討論(Discussion)
本案例證實,對於曾經開過椎間盤手術、再次復發的患者,若無嚴重馬尾症候群與神經功能缺損,微創針刀減壓技術可作為首選治療選項之一!其兼具西醫解剖精準與中醫整體觀點,對減少神經壓迫與修復肌肉鏈失衡具明顯效果。
---✅ 結論(Conclusion)
再發性腰椎間盤突出症不一定走向刀房。本案透過減壓針刀療法,在五週內成功解除疼痛與神經壓迫,重建病人生活品質,避免再次手術。此療法提供非手術處理類似患者的寶貴參考。
🆘 什麼情況下需要開刀?

長期保守治療無效者,且經 CT 或MRI檢查明確診斷,或出現大小便失禁,跟肌肉萎縮患者應接受手術治療。


※本文案例均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刊登露出,並經患者同意拍攝照片影片上傳。

※本文為案例資訊,僅作為推廣針刀醫學療法衛教資訊之介紹分享,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徐國峰醫師提醒您,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

▲有相關問題請就近洽骨科、復健科、針刀、針灸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徐國峰中醫診所關心您 (針刀專字第28號,台灣針刀醫學會創會專科醫師,兩岸雙專科針刀醫師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