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案分享郭伯伯與他的頸椎奇蹟 #嚴重頸椎椎間盤突出造成強烈疼痛 #開車開到手麻手酸痛 #嘉義北上治療不遠百里的治療奇蹟

2024-12-05
遠在嘉義縣新港鄉的一個晨曦,68歲的郭伯伯坐在老家院子裡,手握著一杯溫熱的茶,卻怎麼也無法舒緩肩頸間的劇烈疼痛。他是這片土地的守護者,四十多年的務農歲月,把他的雙手磨得粗糙而有力,卻也讓他的頸椎不堪重負。頸椎第四節與第五節的壓迫,像兩顆石頭重重地壓在他肩上,疼痛不僅日夜折磨著他,還讓右手麻木得幾乎無法握穩方向盤。對於一位以田地為家的農夫來說,這無疑是一場巨大的挑戰。


🟠兩年的等待,疼痛無法遠離郭伯伯曾試圖尋求幫助。他去了北港當地的醫院,接受了將近兩年的復健治療。電療、牽引、推拿,他樣樣都試過,但每一次治療帶來的都是短暫的安慰,從未真正觸及痛點。他開始對自己的健康失去信心,連原本日常生活出行的開車,也因手麻而變得提心吊膽。兒子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多次催促他去更專業的地方尋求治療。


終於,郭伯伯的兒子回想起他朋友的爸爸也是在我們診所治療好的,原本準備去開大刀的,他拿著名片在一個深夜開始上網搜尋資料。他想為父親找到一條新的路,讓這份疼痛不再成為生活的陰影。經過反覆查詢和比對,他終於下定決心,帶父親北上求診。


🟢第一次求診,專屬的治療計畫民國113年8月23日,這一天,郭伯伯來到我的門診。他的表情帶著掩不住的疲憊,卻又隱隱閃現出一絲期待。我為他進行了全面的檢查,從握力測試到神經學反射,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錯過任何細節。結果顯示,儘管他的頸椎問題嚴重,但神經功能仍保留完好。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是一個希望的開始。


我向郭伯伯和他的兒子解釋:"我們可以不用急著動大手術,給頸椎一個機會恢復。我建議為期八周、總共十二次的非手術治療,讓脊椎針刀治療和神經調理來幫助減壓。"郭伯伯沉默了一會兒,最終點了點頭:"就麻煩你了。"


❤️治療的進行,奇蹟在悄悄發生療程的第一周,郭伯伯仍抱著觀望的態度。每一次脊椎針刀進行,他都緊緊抓住治療床的扶手,像是在對抗疼痛與希望的拉扯。然而,到了第四周,奇蹟悄然發生了。他發現肩膀的疼痛減輕了,晚上能睡一個整夜的好覺。兒子興奮地說:"爸,您最近看起來精神多了!"郭伯伯也開始相信,這一次的治療或許真的能改變他的生活。


第二階段的治療著重於進一步穩定效果。郭伯伯的麻木感逐漸減輕,手指的靈活性也悄悄回來了。到了第十二次治療結束時,他終於能握穩方向盤,雙手不再顫抖。他對我說:「徐醫生,謝謝你,現在我可以放心開著電愛車到處巡視田水」


說實在的,郭伯伯是很多60-70歲父親的縮影,一輩子為家裡付出,卻在晚年飽受病痛折磨,這次治療,讓他不僅重拾健康,也重拾了生活的自信。郭伯伯的故事不僅僅是一個治療的成功,更是一份醫師對生命的尊重與用心。他的康復告訴我們,醫療並不只是解決病痛,更是給予病人和家屬一份希望與力量。每一個被疼痛壓垮的身影,背後都有一段渴望被聆聽的故事。而作為醫師,唯有用專業與耐心去傾聽,才能用治療重燃病人的生命之光,讓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重新揚帆起航。


🚑 什麼情況下需要開刀?
長期保守治療無效者,且經 C T 或 M R I 檢查明確診斷,或出現大小便失禁,跟肌肉萎縮患者應接受手術治療。

 

※本文案例均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刊登露出,並經患者同意拍攝照片影片上傳。
※本文為案例資訊,僅作為推廣針刀醫學療法衛教資訊之介紹分享,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徐國峰醫師提醒您,任何醫療處置均有潛在風險,並非每個人都適合,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實際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及溝通而定。
▲有相關問題請就近洽骨科、復健科、針刀、針灸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徐國峰中醫診所關心您 ♥
(針刀專字第28號,台灣針刀醫學會創會專科醫師,兩岸雙專科針刀醫師執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