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間盤醫案終於迎來無痛的春天—— #宜蘭27歲小林的康復之路 #原本以為是梨狀肌症候群 #安排核磁共振才發現是椎間盤突出

2025-02-27
民國112年3月17日,小林從宜蘭搭車北上,來到我的診所。27歲的他,從四、五年前開始,腰部就隱隱作痛,雖然不至於痛得動彈不得,但那種持續不癒的痠痛感,像是一條無形的繩索,悄悄地綁住了他的生活。


他去過當地的復健診所,試過電療、熱療,也做過針灸,甚至在北部的疼痛門診做了幾次治療,但這場痛苦的馬拉松,始終沒有終點。時間越久,他越發現,疲勞時腰痛特別明顯,彎腰時像是被拉扯,坐久了也會不適,二三十分鐘後就得換個姿勢,不然就會覺得整個人僵住。
他不是沒努力過,也不是沒耐心去治療,但每一次的期待,換來的卻是一次次的失望。


⭕️找出真正的問題
當他走進診間時,我第一眼就注意到他那略顯疲憊的神情,像是對疼痛習以為常,又帶著一絲無奈。我細心聽完他的描述,做了一些檢查,心裡有了幾個猜測,當時直覺認為可能是梨狀肌症候群,但經驗告訴我,這樣長期的疼痛,不能只靠猜測。


我建議他做一次核磁共振(MRI),來看看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當影像出來的那一刻,我心裡有了答案——這不是肌肉的問題,而是椎間盤突出!
那畫面上清清楚楚顯示,L5-S1的椎間盤向後突出,壓迫著神經,這才是折磨他的罪魁禍首。難怪過去那些針灸、電療,甚至疼痛治療都無法讓他真正痊癒,因為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源。


⭕️脊椎微創減壓治療的過程
既然找到了病因,治療就有了方向。我決定用針刀治療,配合運動訓練,來幫助他恢復正常的脊椎力學。
🔹 治療期間:112.03.07~112.05.05(8 週,共 12 次)🔹 主要治療方法:

✔ 鬆解過度緊繃的肌肉與筋膜

✔ 釋放壓迫到神經的部位

✔ 強化核心肌群,讓脊椎恢復穩定

他每週回來治療一次,每次結束後,我總會問他:「今天感覺如何?」最初幾次,他只是點點頭,說:「好像有比較放鬆。」到了第四、第五次,他終於露出一點笑容:「真的有比較輕鬆,坐比較久也沒那麼痛了。」
到第八週時,他幾乎忘了自己曾經為了腰痛這麼煩惱。


⭕️結束長達五年的折磨
治療結束的那天,他坐在診間裡,像是卸下了一副重擔,笑著說:「這幾年,我一直以為腰痛是我人生的一部分,現在才發現,原來它也可以消失。」

 

⭕️這句話,讓我印象深刻。
很多人習慣了身體的疼痛,覺得那就是歲月留下的痕跡,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都得忍受這樣的生活。但事實上,只要找到真正的問題,對症下藥,很多疼痛都是可以被治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