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瞭解肩峰下夾擠症候群 #五年肩部痼疾重獲新生醫案分享 #預防此病的四個重要衛教觀念

2017-12-21

🌠🌠徐醫師衛教時間🌠🌠

門診上看過許多慢性肩關節的疼痛問題,但是數一數二難搞的就是「肩峰下夾擠症候群」,因為現在健身俱樂部興起,鍛鍊肌群與練胸肌很夯!但是BUT BUT BUT,過度的伸展胸大肌、旋轉肌、闊背肌有可能導致肩關節力學不平衡,最終導致肩峰下夾擠症候群,照片中帥氣的大男孩就因為不正當的重訓受傷後,就開始長達五年的肩部慢性疼痛⋯⋯⋯⋯⋯⋯

🖲肩峰下撞擊綜合徵(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 SIS) 是指肩部前屈外展時,肱骨大結節與肩峰反覆撞擊,導致肩峰下滑囊炎症,之後變成肩旋轉肌袖慢性病變,重點是肩夾擠的情況會讓肩峰下空腔裡的組織徹底壓縮受損,好像有人拿挖土機直搗黃龍,產生嚴重的疼痛!!


🔵臨床表現

1. 肩關節外展到60~120°最痛

2. 側臥壓迫患肩時夜間疼痛

3. X光檢查可發現肱骨大結節硬化、肩峰前緣硬化或骨贅形成


✅還有哪些人容易得這種病?

1. 棒球投手

2. 網球選手

3. 排球選手

4. 重訓狂熱份子

為什麼??這些選手共同特點除了肩外轉以外,還有「高舉過頭」上肩式動作壓力太強大了!


🌃🌃🌃四個重要觀念🌃🌃🌃

1. 避免長時間重複性上舉、揮擊或投擲動作

2. 避免長時間側睡容易造成單側旋轉肌群壓力過大

3. 避免長時間曲背及頭部前傾的工作姿勢

4. 避免突然伸長手臂拿取重物


🌐治療方式如

1. 復健物理治療

2. 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物治療

3. 肩峰下局部注射玻尿酸

4. 中西醫結合超微針刀


✅中西醫結合超微針刀治療是調節肩部的軟組織力學平衡,並針對沾黏的病灶點進行肩峰減壓處置!不僅促進局部的新陳代謝,提供損傷軟組織的早期修復,可當作傳統復健效果不佳的替代療法選擇。

✅台灣針刀醫學會幫助您找回健康


※依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 不得不當醫療廣告,只能做為衛教宣導,恕不網路回覆相關醫療諮詢。個案圖像與影片經病患同意拍攝分享上傳只做衛教宣導與推廣針刀醫學使用🤗😊😊😊😊

🤔有相同類似問題的針友,可以就近找復健科、骨科、針刀專科醫師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