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 新 醫 訊 專 欄

#特殊案例之味覺錯亂

#原本香甜奶油車輪餅患者覺得酸臭

#按照頸椎病治療五次後突然味覺恢復

#頸椎供血循環重新恢復

藍小姐抱怨10年前騎車摔車的舊傷,去年一開始只是左邊膏盲痛,這八個月更惡化,疼痛到想拿刀去挖膏肓!於當地復健科跟中醫做過傳統針炙半年,來診前一兩個月發現躺著睡覺舌頭會明顯歪掉?做過神經內科跟神經外科檢查都說沒特別大問題,併發恐慌症跟胸悶,嚴重的時候無法搭乘大眾捷運工具,第一次來診時有聊到味覺喪失問題,患者嚇到以為是新冠肺炎,但周遭無任何感染源也做過檢查,在第一次的治療後就發現舌頭鬆開,之後膏肓疼痛也減少了,更開心的是患者開始敢去搭公車跟捷運

就在今天的回診患者驚奇發現,以前的奶油車輪餅吃起來是酸臭的,上次治療後再吃發現味道變成記憶中的可口香甜,推測頸椎骨贅激壓椎動脈引起腦缺血,腦缺血可使神經核出現功能障礙最終導致嗅味覺失常

👍唯一可能:

微針刀讓頸椎重新啟動供血循環

ps.網路上找了兩張圖來講解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頸椎曲線弧度非常重要       

#頸椎弧度有可能逆轉嗎?

#短短三個月時間看到效果  

#患者超認真一天做超過500下毛巾操

頸椎微針減壓療法成功  ♬ 

臨床上很多頸椎病的個案頸椎的正常前凸曲線都已經消失,嚴重者甚至是有反弓的曲線!就如個案約五十多歲,男性,有非常典型的肩頸痠痛之外,也伴隨上肢抽痠麻、頭痛、暈眩、喉嚨有異物感,時間快一年,最近幾個月嚴重惡化。

看了他的X光片就知道他的頸椎嚴重變形,已經到反弓的,正常頸椎的前凸生理曲線可以幫助頸椎吸收由下肢行走時傳導至頭部的力道,漂亮的弧線是天然的避震系統,他頸椎已經產生「走山」現象 ,頸椎的關節與椎間盤承受過度的壓力,頸椎周邊的肌肉也會因為曲線的消失,而容易變得緊繃,最終導致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根與脊髓!

患者非常認真的接受微針減壓療法 更重要的是他卯起來做毛巾操跟收下巴運動,每天超過五百次以上,堅持了兩個多月,看到令人感動的片子,可以說頸椎反弓現象消失了,當然患者臨床症狀也改善很多。

§心得:微針刀減壓搭配毛巾操強化肌肉,將骨頭拉回去正常位置,把椎管打開,才有可能徹底改善,否則錯誤姿勢就算做完手術還是會復發

㊩ 頸椎病產生的嚴重交感神經症狀

👆左圖是一個非常嚴重頸椎病患者

症狀:手麻肩痛、胸悶心悸、恐慌失眠

嚴重的時候,止痛藥都壓不下來,長達一年多

👉 頸椎變形嚴重關節間隙狹小合併錯位

👏 右圖為兩月後的治療:

症狀明顯消失,只剩下肩膀偶爾酸頸椎變形還沒完全矯正、但關節間隙明顯打開,錯位矯正還算成功。

🌈 自律神經失調?

交感神經作用持續處於優勢時,人就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於是,頸部、肩膀、背部肌肉,甚至包覆頭蓋骨的肌肉也會變僵硬,腦脊髓液的循環會變差。當腦脊髓液像這樣循環停滯,無通道可走時,會從腦部流進內耳(耳朵最裡側的部分),進而引起眩暈或耳鳴等症狀。這樣的腦脊髓液一旦循環變差,腦部功能會下降,對於調整荷爾蒙的腦下垂體會造成重大影響。荷爾蒙的平衡狀態與自律神經關係密切,當腦脊髓液狀態惡化,自律神經也會失調,出現惡性循環現象。只要調適好自律神經功能,眩暈或耳鳴等症狀也能獲得改善。

🏋️‍♂️ 如何保養頸椎:

毛巾操「縮下巴」運動,理由很簡單,就是「反向操作」,藉著下顎內縮,除了可矯正頸椎過直外,整個脊椎曲線也會隨之挺拔起來。至少每天要做300~600下,一下約2~3秒。

※本文案例均已經過當事人同意刊登露出,並經患者同意拍攝照片影片上傳。

※本文為案例資訊,僅作為推廣針刀醫學療法衛教資訊之介紹分享,治療效果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

#頸椎不要生病啊!!

#手術一節費用從27萬起跳

#一般都開兩節椎間盤54萬以上

#附上最新版本人工椎間盤醫材費用

#手術跟住VIP單人房費用算進去破60萬 

☝ 頸椎,不可以,生病。

     每次都幫患者省一台小車的費用啊 !

√ 脊髓壓迫病理:

中央後突的髓核、椎體後緣骨刺、黃韌帶增生肥厚、後縱韌帶鈣化等原因使脊髓受到壓迫。 

🏥西醫神經外科手術適應症探討

先說結論!嚴重頸椎壓迫特別是中老年人,如果發現四肢已經開始僵硬或行動不良,很像失速列車裡面那種殭屍走路,如果是這種患者,強烈建議給神經外科手術!但至於是否會完全恢復呢?答案是很困難,頸部脊髓MRI如果嚴重壓迫病變,這表示頸脊髓發生不可逆之病變,這類患者症狀當然只有進步而無法完全復原,問題是很多中老年人很長期依賴止痛藥跟推拿,通常這種患者來診都已經很嚴重了,能夠恢復到免強日常生活自理都很不錯了 

☯ 牽一「頸」而動全身

個案為台北市五十多歲的林先生,長期偏頭痛、頭暈、焦慮、恐慌、胸悶、睡眠障礙、腰背痠痛、胃酸逆流、脹氣,拿了2019/5拍的頸椎的MRI 與腰椎MRI來看,發現腰椎完全沒有任何問題!但就是很長期的腰酸背痛,頸椎也只有看到一點輕微的壓迫,可是症狀怎麼會那麼嚴重!! 

答案是: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治療時間從2019/10/17開始治療,到2019/12/20,症狀就減輕許多,之後一個半月回診檢查跟保養一下頸椎,今天在診間提到這長達快七個月的就醫的心酸血淚史,當初骨科醫師看完片子都說不嚴重,吃止痛消炎拉脖子就好,他看了好多科別不同的醫生,每一個醫生都有不同的說法,總算在此時此刻找到真正的答案。 

#頸椎曲線從消失到恢復

#徐醫師親身經驗跟復健

#做了快四個月的自我頸椎復位手法

#親自示範毛巾操的做法請見圖片 👆

以上這兩張圖就是讓頸椎復位的最大關鍵,簡單來說就是縮下巴運動,毛巾繞過後頸,頭部稍微上揚。將毛巾向前拉緊,左右手輪流稍微拉動毛巾。讓毛巾帶動頸椎做輕度的按摩,大約做每個小時做5到10分鐘,至少要做三個月才會有效 。

📌 伸出手摸摸看你的脖子後面,是不是有出現略腫的一塊?對於這個脖子與背部交接處突起的現象,有人說它叫「富貴包」,也有人把這稱為 「水牛肩」。出現「富貴包」常跟你的姿勢不良、年齡有關係 。

什麼不良姿勢會導致富貴包?

現在3C產品是用普遍,經常可以看到一堆低頭族。幾乎無時無刻的都低頭滑手機。而長時間低頭就是讓頸椎壓力變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此外,以駝背坐姿使用電腦時,由於身體前傾,造成眼睛看不到螢幕,為了能看到電腦螢幕,會迫使頸椎做出向前向上抬頭的動作,這動作又俗稱烏龜頸,就像烏龜駝著重殼用力伸長脖子,往前往上看的動作一般。 

這殺手級的姿勢,完美的把脖子與上背交接處的壓力發揮到極致。即使沒有生成富貴包,也足以讓頸椎產生嚴重的慢性傷害。如果不注意姿勢,每個人都有機會長出富貴包! 

富貴包若不積極處置,很有可能會惡化成上頸背大範圍軟組織沉積,不僅有礙觀瞻,之後一定會有許多肩頸痠痛或頸椎退化的嚴重問題產生。 

#何時需要認真考慮脊椎手術

#日本大規模調查報告

#為什麼腰椎手術有些會失敗

#能夠不要開刀儘量不要除非嚴重脊髓壓迫

「這幾年,看了至少快百來位腰椎手術失敗,殘留一些後遺症的患者,有些患者復健不到三個月就馬上去開刀,留下來的腰酸背痛卻花了好久時間去處理⋯⋯⋯」2017年四月六號,知名的日本愛知醫科大學骨科團隊,Dr.Shinsuke Inoue新介博士發表一篇日本全國背部手術失敗的研究。調查1842個接受腰椎手術病人,發現大約失敗率為20.6%。

仔細分析,手術後下背痛完全消失的比例只有25%,鈍痛完全消失只22%,其餘症狀解除的麻木只34%,冷覺只19%,感覺異常只24%。

團隊研究指出背部手術失敗者最明顯的發現就是有「嚴重的殘留下背痛」,這增加15.2倍,另外「高強度疼痛」也多1.4倍,結果使這些病人有1.9倍接受「再次手術」。而且這些人的生活品質變得很差。這是日本第一篇大型全國的背痛手術失敗調查。

🤔為什麼手術會失敗呢?

「椎板切除」時切除過多,導致脊椎失去正常彎度而持續疼痛;做「腰椎融合手術」時,過度矯正脊椎彎度以致於產生不癒合。另外螺絲大小角度位置沒弄好或錯位也會導致病人疼痛,其他像出血、傷害硬膜等都會讓手術失敗。從組織病理角度來看,手術失敗病人多數是因為術後產生「椎管狹窄」、「復發或殘留椎間盤突出」、「蜘蛛膜發炎」,「硬膜外纖維化」或是因為融合手術部位的「椎間板疼痛」、「假性關節」、或「關節不穩定」等。

🚑是否需要立刻手術?

四個關鍵點評估術後因為螺絲等植入物位置錯誤,斷裂與移位必須移除。外傷車禍意外導致的脊髓保護層「硬膜」破洞,使「脊髓液」外漏,需要修補。因為外傷或嚴重出血塊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必須清除血塊。因為「馬尾症候群」,馬尾如果受傷會影響控制膀胱和直腸的神經,產生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不舉)及會陰胯下感覺異常等,需要立刻接受手術。 

「徐醫師怎麼辦?我的頸椎壓迫被北部某私人財團法人醫院說要自費椎間盤手術,一節22萬,某年輕神外醫師推薦說至少要三節,最好一次做四節人工椎間盤,做下來的費用快逼近90萬,要患者趕快安排住院開刀!!」

患者再跑去其他兩間比較大的醫學中心神外主任,都認為病情沒有危及到要馬上開刀,除非不得已也只是開一節椎間盤就好,百般無奈之下,經過上網搜尋跟友人推薦北上諮詢,我看了實在無法相信,會有神外醫師叫患者一次做四節人工椎間盤,日後的頸椎活動度必定大受影響。

頸椎手術有他的必要性,我也從來不反對,但只是輕微壓迫,就要動大刀,我相信這是所有復健科、疼痛科、針灸科、物理治療界都無法苟同的想法!!

🔱西醫神經外科手術適應症探討

先說結論!嚴重頸椎壓迫特別是中老年人,如果發現四肢已經開始僵硬或行動不良,很像失速列車裡面那種殭屍走路,如果是這種患者,強烈建議給神經外科手術!但至於是否會完全恢復呢?答案是很困難,頸部脊髓MRI如果嚴重壓迫病變,這表示頸脊髓發生不可逆之病變,這類患者症狀當然只有進步而無法完全復原,問題是很多中老年人很長期依賴止痛藥跟推拿,通常這種患者來診都已經很嚴重了,能夠恢復到免強日常生活自理都很不錯了

❗️什麼情況下需要優先神外開刀?

長期保守治療無效者,且經 CT 或MRI檢查明確診斷,或出現大小便失禁,跟肌肉萎縮患者應接受手術治療。

✅兩分鐘瞭解「神經根型頸椎病」

頸椎椎間盤的退行性改變是頸椎病發生中最為重要的原因!椎間盤突出,相鄰椎體後緣及外側緣的骨刺形成,小關節及鉤椎關節的增生肥大,黃韌帶的增厚及向椎管內形成皺摺。都可能刺激或壓迫椎管兩旁的頸神經根,引起上肢包括手指的疼痛、麻木和肌力減退等症狀。

🔅針刀醫學療法切入角度:

事實上椎間盤在二十歲就發生退行性病變,大部分的人都是正常退化,但現代人手機電腦不離身,低頭族當久了,頸椎的生理曲線消失,變成頸椎過直,之後慢慢使得椎間盤的髓核突出,然後開始刺激與壓迫神經根,進一步產生周圍軟組織水腫發炎,最後產生纖維組織嚴重沾黏跟微循環障礙


👆第一圖是grade I 滑脫


症狀:來診前已經寸步難行,疼痛超過三年,無法打直腰桿,走路明顯間歇性跛行。

👆第二張圖雖然還是grade I滑脫

骨頭連續性出現了,不像一開始有比較明顯位移,症狀完全消失,疼痛完全不見,走路比之前輕鬆太多。

#理論上腰椎滑脫,如果沒有手術骨釘固定,是不可能穩定的,除非旁邊的核心肌群能夠強化,患者被告知應該要手術才可能緩解所有疼痛。

👨‍⚕️治療思維:先讓卡壓神經根位移,微針刀減壓就可以達到,之後利用古典針灸與幾個強化核心肌群運動,短時間大量增加核心肌肉群力量!形成天然屏障。


🔊如何預防腰椎滑脫復發

㊝ 三個要點避免復發

A. 避免彎腰搬重:需學會髖關節運動,彎髖關節取代彎腰。避免重量在前方,力臂過長的支點效應。

B. 改善生活習慣:避免彎腰刷牙。需深蹲刷牙,或是屈髖刷牙

C. 積極核心訓練:需長期訓練內核心肌群,以穩定腰椎

㊣脊椎整合中醫微創原理:

當脊椎體向前滑脫時,附近的神經會被夾住或刺激到,除此之外,脊管變小也會造成神經的刺激和壓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把神經根附近卡壓軟組織鬆開,神經壓力才能釋放

適應症:穩定型或輕度的脊椎滑脫症腰椎

#十幾年來做了四次腰椎融合固定手術

#腰椎手術失敗綜合症候群探討

#薦髂關節重要性 


⭕️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ASP)定義FBSS「腰椎手術後失敗症候群」

「腰椎不明原因疼痛,手術後依舊持續存在,或手術後在同一位置又復發。」

"Lumbar spinal pain of unknown origin either persisting despite surgical intervention or appearing after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spinal pain originally in the same topographical location."

🔮2016年11月,出現了一篇不錯的文章「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current perspectives」裡面提到幾個數據:

‼️腰椎手術後失敗症候群」發生率:二~四成!腰椎椎間盤切除術,術後2年復發率5-36%。

🔅一個前瞻性研究發現,腰椎退化造成脊椎狹窄的260位病人中,三成術後疼痛未改善,或甚至更痛!

🔆FBSS最大的原因,很常見的除了筋膜沾黏以外,「薦髂關節痛炎」根據研究佔慢性非特異性下背痛的15-30%,卻也是一般醫師在診斷下背痛時,最容易忽略的病灶!

❓為什麼「薦髂關節痛」容易被忽略?

因為不管是X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都難以診斷這個問題。反而是一些「理學檢查」測試最容易找出其問題。因此如果影像學檢查上稍有異常 (例如MRI 看到椎間盤有突出,或X光看到脊椎滑脫),很容易被當成元凶而抓去開刀。想當然,手術後仍會疼痛,有報告甚至有5成的案例都是如此。

💯治療原則:沾黏鬆解與鬆開薦髂關節

脊椎的沾黏及疤痕處理,可以使用脊椎整合針刀、筋膜鬆動術跟強化肌肉來處理。

⚠️是否需要再度手術?四個關鍵點評估 ↓

1️⃣術後因為螺絲等植入物位置錯誤,斷裂與移位必須移除。

2️⃣脊椎手術意外導致的脊髓保護層「硬膜」破洞,使「脊髓液」外漏,需要修補。

3️⃣因為出血塊壓迫神經根或脊髓,必須清除血塊。

4️⃣因為「馬尾症候群」,馬尾如果受傷會影響控制膀胱和直腸的神經,產生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礙(不舉)及會陰胯下感覺異常等,需要再手術去除原因。

針對「內側摩擦症候群」患者的復健運動

📌徐醫師推薦以下是三個運動包括:

1.鍛鍊肌力的「股四頭肌強化運動」

2.「抱膝運動」

3.「壓膝運動」

能增加膝關節的靈活度,加強關節附近的肌力,以及增加關節的動態穩定性,進而保護軟骨,預防膝關節「退化」。

每組運動一次十下,早晚30-50下持續一個月持之以恆的做。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正原因真正病因絕對不是退化!

很驚訝這個理論吧!目前最新的理論指向元凶是因為膝蓋內側皺襞,膝蓋內側皺襞、膝蓋內側皺襞(因為很重要所以反覆說三次^^),這個埋藏在膝關節內側的軟組織歷經數十年超過百萬次以上的磨損之後開始反覆發炎,然後變性攣縮起來了,最終的結果是磨損表面非常珍貴的白泡泡幼綿綿的軟骨,並且隨著退化性關節炎的惡化,內側皺襞發炎加速釋放有毒物質繼續破壞珍貴的軟骨啊!!

#中西醫結合的超微針刀憑什麼可以處理這個問題??

這是一支最細手術刀跟中醫針結合,刀口只有不到0.4MM,可以在膝關節內側淺筋膜做精準的鬆動術,不僅放鬆了膝關節周圍病變軟組織,更重建了膝關節的力學平衡。「

針刀醫學」在台灣針刀專科醫學會大力推廣之下是個中醫微創技術,融合了中醫針灸跟西醫的解剖刀,針對膝蓋退化性關節的效果優異,在中國有超過四十年的發展歷史,「超微針刀」在小針刀的發展帶動下,將針具做的更細更小,不僅可以處理淺層筋膜,也可以針對深層沾黏鬆解,鬆解人體勞損的淺層筋膜,達到筋膜平衡的和諧狀態 。

※依衛部醫字第1051667434A號函,衛部醫字第1041668111號令, 不得不當醫療廣告,只能做為衛教宣導,恕不網路回覆相關醫療諮詢。

※個案圖像與影片經病患同意拍攝分享上傳只做衛教宣導與推廣針刀醫學使用

📢 徐醫師一分鐘講解膝蓋後側痛

簡單瞭解解剖一下:大腿後群肌肉總共有三條肌肉組成,分別是又半腱肌、半膜肌、股二頭肌,如果你嫌囉嗦就直接講膕繩肌也可以,問題是跑步跑的好好的,大腿後側為什麼會痛!??

其實這要從運動醫學來分析,因為膕繩肌是在跑步支撐腿向後用力蹬的姿勢,這個反作用力經由地面回饋給整個膝膕窩,因此如果膕繩肌不幸損傷可是會嚴重影響跑步時的後蹬發力動作。問題是大部分這種慢性疼痛的患者都是因為舊傷勞損所導致的,就好像土石流的效應,一開始肌纖維細微損傷你不太理他,之後當然逐漸積累變成整條肌束、肌腱、韌帶、筋膜大面積的受傷區塊,甚至往上延伸到坐骨結節處(就是我們坐在椅子上,屁股最尖的地方),所以這種膕繩肌受傷嚴重的跑者除了膝蓋痛還會抱怨臀部痛(卡稱痛),再繼續跑下去更會加速患處的發炎跟沾黏,這種疙瘩結痂感是深層的沾黏所導致,軟組織的傷害一直沒好的最終表現!